《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解说文案_《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国庆打怪欢乐多
作者:吾爱影人
中国动作/冒险/家庭电影《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于2015年上映,由陈诚导演,翟丽敏 王薇 编剧,影片讲述了波卡波卡国王的公主凯美莉为了追回魔法兽而离开王国,这时,她的王叔却计画展开谋夺王位… 凯美莉在人类世界与几个女孩展开有趣的生活,并且获得女孩们的帮助,找回魔法兽,并且夺回王位。。
一直以来国庆档期间,电影院里热闹非凡,却唯独缺少儿童片的踪影。虽然有《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这样的动画片在票房表现上不俗,却更集中在贺岁档或六一期间,逢到黄金周能让小朋友看的影片少之又少。今年在国庆节当日上映的影片中,唯独《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却是一部完全针对10岁以下儿童推出的真人动画电影。《巴啦啦小魔仙》是广州奥飞动漫于2008年在广州地方台推出的一部真人动画电视剧,在当地颇有些名气。之后随着奥飞动漫嘉年华——“奥飞欢乐王国”去往各大城市,在各地小朋友中间也积攒了不少人气。国庆上映的这部《魔箭公主》正是这部真人动画的大电影版中首登大银幕的一部。在中国,真人动画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形式,即使在动漫昌隆的日本真人动画的数量相对来说,也是为数不多的,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常青树《奥特曼》系列了。而时至今日,这一系列也早已退出了舞台。可以说,《巴啦啦小魔仙》系列推出真人动画系列电影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TV版中,巴拉拉的几位小魔仙走的是“哈利波特”魔法学院路线,不同的是修炼在凡间。一系列故事都与当下儿童的成长经贴合。但是这部大电影则是从打怪兽到打终极坏人的PK模式,强化了小魔仙们的战斗精神和打怪乐趣。同时,它也是一部SNH48的订制宣传片,参演的几位小演员均是来自丝芭文化的大型女子团体成员。在儿童观众的群体里,算是很接地气的存在。这部《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并不像娱乐大片一样,制作炫目的视觉特效吸引观众。因为针对的市场明确,《魔箭公主》采用的特效不多,只在几个波卡波卡王国的小魔怪以及公主与皇叔的最后一站中使用了特效外,并没有过多的视觉处理。而采用市面上能见到的实物玩具作为角色道具,在追求冲击力的观众眼里或许有些简陋,于小孩子们却是很有亲和力的做法。而且故事的线索和叙事手法也相当简单,完全适应得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悬念,比如凯美莉人间打怪兽最后一个如何找到,回去之后波卡波卡王国面临什么危机等,来丰满作品的内容和趣味性。剧情质量清晰流畅,简洁明了8个字即可概括完全。至于片中各位小演员的表演,大伙儿都很卖力,但是电影与电视剧的演法有一定的差异性,加之各位演员的经验不多,感觉还略显生涩。片中的小魔兽却是抢镜不少,几种不同性格的魔兽,从造型到神态再到其具备的魔法,都特征明显。特别是凯美莉公主的小宠多多,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身上纯白一片,尾羽色彩斑斓,天上飞似凤凰,地上跑蹦蹦跳跳的,萌翻了全场的小朋友。与其他儿童作品一样,《魔箭公主》有着一个普世的核心观念就是爱与成长。影片没有刻意以生硬的对白来说明这些道理,却是通过几个小主角的演绎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这种形式显然更符合目前的国情。凯美莉在最后,凭借母亲留下的生命之石变身时,代表着爱的加持是无穷的力量。尽管作为她的好朋友小蓝、凌美琪、凌美雪及贝贝没能帮助她消灭最后的BOSS,但是却是她能成功变身的关键。家庭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是爱的表达。而凯美莉身为公主,在魔兽逃入凡间时,放下身份,责无旁贷的吧怪兽们逐一找回来,且在与小蓝几人结识后义不容辞的帮助她们,也是责任心的表现,通篇满满正能量。总体来说,这部作品仅作为儿童节日期间的消遣品还是过关的。从选择影片的观众来看,大部分是这部动画的小粉丝,有些小女孩入场的时候手里还拿着周边玩具。而观影过程中时而爆发出的欢笑也能体现出这部影片在孩子中的人气以及小朋友们对这部影片的接受程度。当前国产儿童作品依旧少而又少,像《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这样的作品适时推出,或许不会创造出另一个《喜洋洋和灰太狼》,却能实实在在的给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的假期。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