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文案 > 正文

《斯大林格勒》解说文案_一栋楼 一座城池 一次19岁的成人礼

《斯大林格勒》解说文案_一栋楼 一座城池 一次19岁的成人礼

作者:吾爱影人

美国| 俄罗斯| 德国动作/战争电影《斯大林格勒》,于2013年上映,由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导演,谢尔盖·斯内祖金 伊利亚·狄尔金编剧,影片讲述了影片以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役为背景,详尽描述了一段具有戏剧性人性冲突的爱情故事。  1942年,斯大林格勒。苏联军队根据作战计划向盘据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国军队展开反攻,然而反攻受阻,只有格罗莫夫大尉率领的几名侦察兵渡过到了对岸,并固守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他们临危受命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栋房子,除了另外几名奇迹般幸免的苏军士兵外,他们遇到了这栋房子的最后一位住户——19岁的卡嘉。德国军官卡恩奉命要夺回这栋被对手占领的房子。。

作为二战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可能被众多的艺术作品所咀嚼演绎过,近期上演的《斯大林格勒》不能算其中的佼佼者,却也绝非平庸之作。将镜头对准斯大林格勒一隅,把所有的冲突聚焦于一栋被炮弹炸得只剩颓院残壁的楼房,用几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向观众展现出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一向是我的最爱。波澜壮阔、气势如虹的史诗需要宏大的架构,驾驭这样的恢弘题材需要惊人的掌控力;而以小见大的手法,需要对历史、对人物、对故事精良的雕凿,同样需要不凡的功力技巧。从这个角度来评判,本片还是值得称道的。那一场持续了大半年的战役到底有多惨烈,我无从想象,仅电影中那两天的对峙就让我濒临崩溃,仿佛置身枪林弹雨,找不到喘息偷生的角落。战场上的人,生与死对他们而言似乎都失去了概念,枪炮声中人慢慢变得麻木,从麻木到习惯到不报奢望,连恐惧都变得遥远,明天更是不能深想的梦。漫天的飞尘中弥散着死亡的气息,看不见生命的活动,也无从思考坚守这一栋楼宇的意义。可当那一刻,从敌人手中救下一个小鹿般的姑娘,一切突然变得格外有价值。那个美丽的女孩,善良坚定勇敢,不知道遭受了怎样的创痛,才能在可怕的境遇下顽强地活下来。亲朋好友邻里全都化为尘土,只有某个污损严重的玩偶昭示着他们曾经存在的痕迹。她的生命激发起战士们更多的勇气,为了她,他们不惜血洒疆场。她的房间,就是他们梦想的家园。这个苏联的土地养育的女儿,也代表着家国母亲,保卫她的安全是所有男儿的责任。绮年玉貌的青春,本应清乐悠远,裙舞飞扬,烟花烂漫,懒坐思春,可却整日只与硝烟为伍,孤独地在废墟上不知所谓的活着。眼中的一群大好儿郎都灰头土脸,容颜难辨,歌剧和琴声,淹没在了无边的枪炮声中。18岁的最后一天,她的亲人都已经远在天国,身边这一帮不知道明日命运的战士,为了她的生日礼物,甘愿冒生命危险冲入火线。战火应该远离这个纯净圣洁的姑娘,她需要一盆清澈的水来洗涤悲伤的心和布满泥尘的身体。让这个众人心目中的公主泡一个澡,在这个只有枪炮烟灰的地方显得如此丧失理智却又合情合理,饱含所有人的一腔柔情,那是他们所能给她的最隆重最浪漫的礼物。呼啸的枪弹中,她来不及细细品味那突如其来的爱情,也来不及分辨,她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都是她的保护神。那一夜,在一个稚气未脱的战士的陪伴下,在莫名的泪水中,她走过她的成人礼,收获上天赐予的属于他们五个人的孩子。一栋楼倒塌了,一座城池却还依然挺立,一个新生命带着所有人的生命印记悄然诞生。每次都纠结于敌我阵营中那种不合时宜的缠绵,怎么选择都是虐心。还记得《赛德克巴莱》中的二郎切腹前的迷惘,前段时间观看的《焦土之城》和《他人之子》也描绘了充满矛盾的爱恨。斯大林格勒的炮火声中,一具充满魅力的女性躯体,在本已产生厌战情绪的德国军官眼中,冲淡了民族的仇恨,勾起了家的回忆。他原本应该是一个绅士,具有对美的敏感和习惯性的珍惜呵护,更何况她的脸庞酷似他曾经的妻子。人与人的沟通原来不是靠语言的交流,而是心的交汇,他们俩从来不曾听懂对方的话语,可即便身处敌对,她还是感受到了他粗暴中深藏的怜恤。这爱来得如此不合时宜,却防不胜防,措手不及。战场规则、民族气节在强大的感情面前变得脆弱,溃不成形。人们或许不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但其实他们的幸与不幸都是爱上了彼此。尽管不幸的是,他们注定很难拥有完美的结局,生于错误的时代,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陷入一场错误的爱恋,但比很多人幸运的是,他们遭遇了很多人一生也不一定会遇上的爱情。那样强烈的吸引,即便言语不通、壁垒分明,却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如果我们相信我们不会为了一个异族的男(女)子而抛弃自己的身份,那往往只是因为我们不曾遇到那种惊天动地、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又或者缺乏那种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或许他们的爱情在很多人看来是不道德的,但我却认为是伟大的,尤其是那个男人会因此而仁慈,那个女人也没有就此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们敢于追随自己内心的召唤,为了爱人放下自己的身份,那座伟大的城池见证了他们凄美的爱情。那颗终结了这段不切实际的幻想之爱的子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高尚而正义的,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却是无情而冷酷的。如果不是希特勒的野心膨胀,如果不是德国人的集体失智,当年的纳粹就不会如此疯狂,没有敌对,就没有民族,没有国界,那将会是一次怎样美丽的邂逅。那栋楼最终坍塌了,所有的爱和恨都被一同埋葬。我只能为这样一段堪称孽缘的感情而唏嘘,为爱终敌不过世俗的仇恨而无力。爱情中的某个人可能是罪恶的,但爱情本身却永远是美好的,而且它会让人变得良善仁慈,滋养爱人的灵魂,化解最深刻的仇恨,从生命的最深处,开出娇艳的玫瑰。所以,永远不要因为仇恨而放弃相信爱情。人类自己亲手缔造出来的罪恶,让两个如花的生命,一夕之间,一个从此孤单飘零,一个凋落梦碎。战争的背景下,满目生离死别、孤儿寡母、爱人反目的疮痍。我祈祷,人类可以永远远离战争!人与人之间唯有相亲相爱,才可以携手面对一切艰难困苦,才可以消弭一切仇恨,才可以避免陷入恩义两难的绝境。爱,应该成为全人类的本能,成为穿透一切仇恨的柔情子弹,成为废墟中打开生命通道的明灯。浣 尘 2013年11月8日星期五

《斯大林格勒》解说文案_一栋楼 一座城池 一次19岁的成人礼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